近日,國務院下發了《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》(國發[2006]28號,以下簡稱《決定》)。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貫徹國務院決定精神,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的有關問題,接受了記者的采訪。 問:請談談制定《決定》的必要性? 答:我國人口眾多,能源資源相對不足。由于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發展階段,能源消耗強度較高,消費規模不斷擴大,特別是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方式,加劇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環境污染狀況。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。解決我國能源問題,根本出路是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、節約優先的方針,大力節能降耗,提高利用效率。節能是緩解能源約束,減輕環境壓力,保障經濟安全,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,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,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,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。制定《決定》,目的是使各級政府領導把工作的著力點切實轉到抓節能降耗,轉變增長方式上來,加大政府推動的力度,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,解決實現節能目標的支撐條件。
近幾年,由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滯后、高耗能行業增長過快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上升,特別是今年上半年,能源消耗增長仍然快于經濟增長,節能工作面臨很大壓力,形勢十分嚴峻。各地區、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節能工作的緊迫性,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,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,把節能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,列入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,切實下大力氣,采取強有力措施,確保實現“十一五”能源節約的目標,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。 問:加強節能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什么? 答:《決定》突出了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節能工作。節能工作的總體思路是,以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貫徹科學發展觀,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,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核心,以轉變增長方式、調整經濟結構、加快技術進步為根本,強化全社會的節能意識,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,實行有效的激勵政策,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,調動市場主體節能的自覺性,加快構建節約型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,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。
推動節能工作的基本原則是,堅持節能與發展相互促進,節能是為了更好地發展,實現科學發展必須節能;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,節能優先,效率為本;堅持把節能作為轉變增長方式的主攻方向,從根本上改變高耗能、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方式;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實施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,努力營造有利于節能的體制環境、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;堅持源頭控制與存量挖潛、依法管理與政策激勵、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。 問:政府將采取哪些重要措施進一步加強節能工作? 答:《決定》提出六個方面的重要措施:
一是加快構建節能型產業結構。節能不僅是微觀層面的問題,首先要著眼于宏觀節能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,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和數量擴張帶動,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和優化升級帶動轉變,立足節約能源推動發展。合理規劃產業和地區布局,避免由于決策失誤造成能源浪費。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,提高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。積極調整工業結構,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,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,提升工業整體水平。嚴格控制新開工高耗能項目,遏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。對企業搬遷改造嚴格能耗準入管理。采取堅決有力措施,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。推進企業聯合重組,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。
|